自己的子宫内膜不好?要警惕受孕难
[2022-04-09 ]
在人类的自然受孕过程中,子宫内膜的情况对此次受孕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。人们常说,怀孕就像种子落进土壤里,生根发芽。如果我们把受精卵比喻成种子,那么子宫内膜就是土壤,在受孕过程中,受精卵会在子宫内膜上着床,开始漫长的生长,着床成功才是受孕成功的标志。
子宫内膜的厚薄是怎么算的?
首先,子宫内膜的厚与薄是有周期性的。
谈到内膜的厚或薄,最好说出是在月经周期的第几天。在女性一个月经周期的起始阶段即月经期,子宫内膜刚刚剥脱完全,即当月经期大量的月经出血接近结束的时候,内膜就应该是很薄的,可以描述成线状,即像一条线一样薄,医生会在病历本上记录内膜呈“线状”。
假如在月经期接近结束的时候内膜厚度仍然超过7mm,那么说明子宫内膜剥脱不完全,反而是不正常的。一般情况下在月经期大量经血结束时最好是小于等于5mm。
然后,进入卵泡发育期,卵巢内的卵泡启动发育,随着卵泡的不断发育长大,会不断分泌雌二醇,雌二醇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,使子宫内膜不断增厚,因此,子宫内膜的增厚是伴随卵泡发育而来的,一般情况下如果优势卵泡的直径达到或超过15mm,子宫内膜的厚度应该在7-8mm或以上,正常女性此时子宫内膜的厚度可以达到9mm左右。
所以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卵泡的大小是紧密相关的,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。
比较适合胚胎种植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-14mm,如果女性子宫内膜薄,意味着种植的“土壤”贫瘠,胚胎着床时很难生存,女性自然也就无法怀孕。
目前公认的是卵泡晚期子宫内膜厚度≤7mm便认为是子宫内膜薄。子宫内膜除了厚与薄外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:就是形态。
不是单纯厚就好,还要有好的形态。好的子宫内膜比较丰盈,有三条线,叫三线征,就像人的嘴巴。中间的一条线叫宫腔线,宫腔线最好从宫颈处连续上升至宫底,不要有中断,有明显的中断通常是宫腔粘连的表现。
有的病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,在宫腔线和上下两条线之间有一些点状或片状高回声,有的病人在宫腔线处附近有明显一团高回声,就是子宫内膜息肉。以上所说的形态都是在晚卵泡期,就是优势卵泡接近16-18mm(接近排卵前)所出现的征象。
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产生孕激素,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强回声,所以内膜的息肉及回声不均匀就不容易观察了。所以观察子宫内膜的好坏最好在晚卵泡期,即月经周期第12天左右(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的患者)。
子宫内膜是什么原因?
在临床上,子宫内膜造成的不孕不育很多,比如子宫内膜炎、子宫内膜增厚、子宫内膜薄、子宫内膜病变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。子宫内膜薄临床上称为薄型子宫内膜,正常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-10mm,这个厚度是临床上认为最合适怀孕的,过薄和过厚都容易影响受精卵的着床。
01、人工流产如今意外怀孕增多,大部分人会选择人工流产。众所周知,人工流产会造成子宫内膜厚度的降低。
02、内分泌严重失调内分泌严重失调就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,使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紊乱,导致子宫内膜薄。
03、正常子宫内膜生长过程受损起因于子宫radial 动脉血流的高阻抗性造成子宫内膜薄。
如何应对子宫内膜薄?
自然月经周期中,子宫内膜薄的女性较为常见,可出现子宫内膜的发育与卵泡不同步。
对于子宫内膜薄的女性应积极去除病因,通过手术、西药和中医药针灸治疗等方法增加体内雌激素、改善子宫血流,促进子宫腺体及血管增生,增加子宫内膜雌、孕激素受体数量等途径来改善子宫内膜厚度。
子宫内膜薄如何保养?
保持平稳愉快的心情,自己舒缓紧张的情绪,月经期注意保暖,不要过多触碰寒凉的东西。平时多锻炼,增加人体免疫力,瑜伽是保养子宫的最好方法,时常练习瑜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调整荷尔蒙分泌。
另外,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多注意,可以多吃些补充雌激素的食物,比如:豆制品之类,还有羊肉、乌鸡等,多吃补血活血类的食物,如,黑豆、阿胶、黑木耳、雪蛤、豆浆、蜂蜜、燕窝、西柚、核桃、黑芝麻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