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胎停育的再次发生你要这么做
[2023-06-02 ]
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发育自然终止、胚胎丢失的病理过程,其妊娠结局通常为稽留流产和不全流产。胚胎停育病因复杂,包括染色体因素、内分泌因素、感染因素、免疫因素、环境因素、胎盘梢入异常、绒毛血管发育异常、环境因素、男方因素以及孕妇高龄等,此外,仍50%的胚胎停育原因不明。
如何判断胎停育?
好不容易才怀孕,被诊断为“胎停”,但是我真的不想放弃,能让我再保1-2周试试看吗?
正常情况下,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,在停经大约5周会看到孕囊,大约5周半会看到直径在3-5mm的卵黄囊,大约6周在卵黄囊附近会出现胚胎和心管搏动。
如果在这些时间点没有看到应该出现的孕囊,卵黄囊,胚胎和心管搏动,就有可能是“胎停”,但是也不能轻易就给出“胎停”的诊断,以下是确认“胎停”和怀疑“胎停”的标准。
- 1 -胎停育有哪些症状?
发生胎停育,母体的一切妊娠相关变化都会逐步消失,如基础体温下降,早孕试纸测不出来阳性。
早孕反应减弱,如恶心、呕吐减轻,或突然消失等,乳房发胀的感觉也会随之减弱或消亡。
阴道出血,出血量或多或少,伴有小腹下坠痛感(像月经来潮时的痛经症状)、骨骶酸痛不适。
- 2 -B超诊断胎停育的标准
①头臀长度≥7mm且无原始胎心管。②孕囊平均直径≥25mm未见胚芽胎心。③检查出无卵黄囊的孕囊2周以后不见有原始胎心管搏动的胚胎。④检查出有卵黄的孕囊11天后仍不见有原始心管搏动的胚胎。
- 3 -还有8种情况需要高度警惕胎停育
①头臀长度>5mm未见原胎心管搏动。②孕囊平均直径为16~24mm且无胚胎。③检查出无卵黄囊的孕囊7~13天内未见有原始胎心管搏动的胚胎。④检查出有卵黄囊的孕囊7~10天后未见有原胎心管搏动的胚胎。⑤距末次月经≥7周后未见胚胎。⑥空羊膜(可看到羊膜与卵黄囊毗邻但无胚胎)。⑦卵黄囊直径5~7mm。⑧孕囊偏小,孕囊平均直径和头臀长度差距<5mm,即妊娠囊增长的速度小于胚胎增长的速度。
以上均是对胎停育诊断的指标,但临床病情复杂,加之检验的可靠性及医师的水平,对胎停育的诊断,常常需要联合多个检查指标,防止误诊,也避免盲目保胎。
建议怀孕后的准妈妈,一定要多留心自己的情况,察觉不对劲,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,不要自己给自己诊断病情,以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如何尽量避免和正确应对胎停育?
- 1 -孕前检查
相信你们看了导致胎停育的因素以后,会发现有很多母体相关因素,比如全身性疾病、感染、激素水平(泌乳素、甲状腺激素)、血型、子宫有没有占位性的病变(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息肉)以及生殖道畸形等等,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孕前检查提前发现并进行治疗的因素。
所以,正规的孕前检查很必要——提前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规范治疗,规避风险!
- 2 -年龄、环境
年龄的问题不想啰嗦太多,如果想要孩子,那就适龄结婚、怀孕、生子。如果一心想成为女强人,超过最佳育龄终于奋斗到一定高度,开始考虑要孩子了,那么请翻至上一条,再次仔细阅读或打印背诵。
至于环境,新装修的房子、受污染的环境尽量避免,还有那个在媳妇儿孕期既不做饭也不打扫卫生,甚至不陪媳妇儿产检的老公,最起码,戒烟吧!
- 3 -遗传、免疫
其实遗传和免疫因素并不多见,如果反复流产、胎停或者久试不孕,才需要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。如果真的遇见这种情况,建议去生殖专业技术比较强的正规医院就诊、治疗、指导生育。
- 4 -正确应对胎停育
遭遇胎停育时,每个准妈妈都会面临着妊娠失败带来的压力。不仅仅是为人母的美好愿望突然破灭,有的女性会对自己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谴责,还有可能要面临来自公婆,甚至丈夫的责备……
处于这样的境地之中,更加容易产生抑郁、焦虑、悲观、失望的心理,同时,也更加迫切地希望通过再次妊娠成功来解决当前的问题。
其实,胎停育就是一个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过程,之所以会流产或胎停,肯定是有原因的,仅仅因为一次胎停就责备自己,真的毫无必要!
所以,当你遭遇胎停的时候,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就医,坚强面对!
处理完胎停育之后,来2~3次正常月经就可以再次试孕了,但是在再次怀孕之前一定要提早检查,正规产检才行哦!